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6年“十件大事”评选结果揭晓
律回春渐,时盛岁兴。回首2016年,我们风雨相伴,彼此支持,我们焚膏继晷,兀兀穷年。功不唐捐,在三院建院45周年之际,我们向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医疗、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医院管理、党建工作和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全面梳理我院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进一步凝聚共识,弘扬三院正能量,医院党委决定举办2016年“十件大事”评选活动。“十件大事”经向全院公开征集备选方案,专家遴选讨论,提出建议,提交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而成,并在今年的迎春文艺展演中首次揭晓评选结果。评选结果如下:
一、“十三五”蓝图绘就,医院发展目标明确。新一届领导班子完成医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确定“1+3+4”的学科和平台建设总体方案,推出“五个五”、“十个五”的人才建设工程,明确医院发展目标。
二、固本强基推进群团建设,护航医院稳步发展。我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大会顺利召开,28个党支部完成换届;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共青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第三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完成工会、团委换届工作。
三、多院区协同发展,“一体两翼”布局效益彰显。岭南医院开业五周年,医疗业务增长迅猛,区域影响力日益剧增;粤东医院开业两周年,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正式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工作;肇庆医院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医院筹建工作有序推进。
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医院发展健康有序。我院顺利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大型医院巡查回头查”,医院管理迈向新台阶。
五、龙头学科引领发展,平台建设初现成果。我院荣誉院长、器官移植科陈规划教授团队研究项目荣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感染科高志良教授团队发表乙肝治愈标志物研究的新成果;我院顺利通过国家卫计委首批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备案,成为全国30家、广东省仅3家获首批备案单位之一。肝脏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并取得初步成果。
六、专科特色凸显,名医不断涌现。戎利民、邹小兵、高志良3位教授荣获第二届中山大学名医,至今我院共拥有8名中山大学名医,1名中大资深名医,人才强院战略效果凸显。
七、积极践行国家医改号召,组建医疗联盟精准帮扶。深入贯彻医改精神,联手省内外30多家医院组建华南地区首家医疗联盟,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医院品牌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
八、教学工作不断创新,教学业绩硕果累累。我院荣获中山大学第九届实习生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山大学第十一届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个人“特等奖”及“三等奖”,传染病学教研室入选国家卫计委临床医学专业英文版“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
九、办刊水平持续提高,学术影响日益扩大。我院承办的英文科技期刊《Liver Research》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继《新医学》、《器官移植》、《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后也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分获中华医学会“优秀编校质量奖”和“优秀期刊奖”。
十、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品牌效应与日俱增。2016年度我院荣获“年度区域最受欢迎三甲医院”、“医疗服务创新先锋”、“全国公立医院品牌网络热度50强”、“全国公立医院品牌传播效度50强”及“全国公立医院品牌传播100强”等荣誉称号。在中国科技影响力、复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中继续稳居全国前五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