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合作又结硕果,陈规划、帅心涛教授再度联手在Hepatology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6-02-22
       肝切除和肝移植手术是肝细胞肝癌(HCC)最主要的外科治疗手段,但术后肝癌的高复发率、高转移率严重影响了肝癌的手术疗效,因此积极寻找探究肝癌早期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对提高肝癌的疗效及生存率极为重要。
       我院肝脏外科团队的陈规划教授,杨扬教授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帅心涛教授密切合作,针对转导素β1X连锁受体蛋白1(TBLR1)进行研究,发现TBLR1是肝细胞肝癌的一个关键癌基因,可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HCC的增殖、抗细胞凋亡和血管生成。研究进而发现利用叶酸靶向治疗诊断性siRNA纳米药物Fa-PEG-g-PEI-SPION/psiRNA-TBLR1可在体外有效沉默多个人类肝癌细胞系的TBLR1基因表达,从而抑制了HCC细胞的增殖、抗凋亡和血管生成。由于该诊断治疗纳米药物对HCC具有多方面的抗肿瘤功能,通过向肝内或皮下移植瘤的荷瘤裸鼠静脉注射这种siRNA纳米药物,可以显著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此外,研究应用的SPION包裹体具有较高的MRI检测灵敏度,临床上可应用MRI成像实现对药物的实时追踪。这种新型的治疗诊断性siRNA纳米药物具有较好的诊断和治疗前景,为肝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策略。

       相关研究结果于2015年12月17日在线发表在Hepatology(IF=11.04)杂志,陈规划教授、杨扬教授和帅心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郭宇博士为第一作者。这是两个团队继2012年在ACS Nano(IF=11.4)联合发表研究成果后,经过三年密切合作攻关,再度联手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的转化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