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感染科张宇锋副主任医师顺利完成援疆任务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5-12-25
       2015年8月底至11月底,为落实广东省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点专科的建设,我院选派感染性疾病科张宇锋副主任医师奔赴新疆喀什开展援疆工作。
       短短三个月,张宇锋医师不辱使命,圆满完成在疆援助工作。张宇锋说:“我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援疆。在这三个月里,我更深地认识到援疆工作的必要性和任务的艰巨性。我们的援疆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党和国家领导下的集体力量的体现。援疆不仅给南疆人民带来健康,也促进了各民族团结。万里援疆路,一生援疆情。这是我人生中值得珍惜、难忘的经历。”
       援疆工作任重而道远。南疆总体医疗水平有待提升,人民健康意识薄弱。这种医疗现状出现南疆“小门诊、大病房”局面。病人不轻易到医院就诊。但凡到医院就诊者,有很大一部分是重病者,错失了治疗最佳时机,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同时,民众对疫苗接种等传染病防控不重视,疫苗接种率低。所以,南疆人民传染病发生率高,而且病危、病重率也高。我们的援疆不仅仅是救治个别具体病例,更重要是“授人以渔”,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一方面,以传帮带形式,以医疗为核心,将医疗、教学、科研、质控和建章立制相融合,形成医、教、研一体化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临床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发挥、带动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义诊、健康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援疆3个月的日日夜夜里,张宇锋带领感染病科开展教学查房40多次、经管诊疗住院病人400多人次,疑难病例讨论15例次、授课讲座8次;诊断治愈危重呼吸道感染儿童60多例;发热查因、肝损害查因等疑难病例10多例;成功救治有肝性脑病、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的肝功能衰竭患者5例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初神志不清)1例。在当地电视台、电台作乙型肝炎防治健康宣传教育各一次。践行“广东医南疆行”无悔奉献的承诺,分别到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图木舒克市、麦盖提县、疏附县4个县市义诊。通过一对一帮扶带教,将一项“输血工程”变成了“造血工程”。
       援疆不仅给南疆人民带来健康,对促进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更是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援疆队友们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对各民族病友均一视同仁。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语言不通而无法沟通的民族病友。对这类民族病友的诊治,需有人帮忙翻译,更需要花费比平常诊疗时间多一倍以上的时间为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诊治,需更耐心细致地为其诊治。当民族病友从病痛中解脱出来,向自己报之以感激的笑容时,瞬间感到自己所有辛劳都是值得的。每次地震受灾后、暴恐后,我们的援疆队友们均与当地医疗队肩并肩地出现在灾区第一线。稳定灾后局面,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也为当地民族同志树立了榜样。
       援疆虽然艰辛,但新疆美丽的景色、朴实的民族人民给援疆增添了色彩和温暖。援疆期间,我们援疆医疗队践行“广东医南疆行”无悔奉献的承诺,分别到海拔4000米的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图木舒克市、麦盖提县、疏附县等地义诊,为边防武警官兵、当地各族人民送医送药送健康。在义诊中,我们援疆队领略了皎洁而险峻的帕米尔高原雪景、千年不朽、傲骨的胡杨精神,感受到热情好客的当地民族同志朴实、纯洁的民族感情。在帕米尔高原塔什库尔干县,我们更是学习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红其拉甫精神。

       在这三个月的援疆期间,每当看到患者脸上绽放舒心的笑容,自己都感到由衷的欣慰。援疆之路路漫漫,让援疆友谊之花开放得更绚烂,让喀什各族人民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幸福。



与当地电视台合作进行健康宣教



查房



病例讨论



授课



张宇锋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