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援疆专家、心胸外科张健副主任医师成功救治在喀什遭遇重大车祸的德国游客
飞来横祸,德国游客喀什遇险
9月5日晚,一名德国游客在喀什地区遭遇重大车祸受伤,伤情危重,急诊转入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喀什医院)。在车祸中患者胸腹部遭受巨大撞击,入院时呼吸极度困难,心率快至150-160次/分,血氧饱和度不到80%,呈严重低氧血症和休克表现。急诊胸腹部CT提示,双侧血气胸,双肺挫裂伤、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左侧9根,右侧10根),连枷胸,肝脏挫伤,心脏可疑挫伤。
接诊后,喀地一院急诊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医院马上组织安排救治小组。在当地医院院领导安排下,成立了以中山三院援疆专家、心胸外科张健带领的抢救小组。
张健虽然是胸外科专家,但此次喀什援疆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医疗管理,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质量。医疗管理工作非常繁忙,他在喀什几乎没有时间直接参与病人诊疗,但接到任务后,他毫不犹豫的马上组织抢救小组开始了工作。
患者的儿子也在车祸中受伤,因此患者在刚入院时没有家属陪伴,语言不通,加上受伤严重,情况非常危急。
张健见到患者后,通过流利的英语询问了患者病史,安抚了病人情绪,详细查体,很快评估了患者全身情况。患者最危急的情况是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严重肺挫伤及血气胸导致的严重低氧血症。抢救小组立即给予胸壁固定,止痛,胸腔闭式引流和生命体征支持等处理。经过处理,患者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但由于多处肋骨骨折胸壁软化,患者反常呼吸明显,严重影响患者呼吸功能,如果处理不及时,病人病情将在短暂稳定后急转直下。
雪上加霜,医生家属意见相左
患者受伤后,他的家属担心边疆地区医疗条件落后,救治能力不足,立即联系了北京、上海的专家进行了会诊,尝试将患者转运到其他医院治疗。但是患者伤情过重,转运途中风险极大,会诊专家和张健主任均认为应该尽快就近手术。手术做还是不做?不做,患者性命堪忧。做,术中术后风险都很大。抢救生命第一,张健当机立断,决定给患者在喀什做手术。
车祸后第二天,患者妻子从国外飞抵喀什。张健亲自与患者妻子进行了沟通,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充分信任。家属同意后,张健主刀急诊进行了肋骨骨折固定手术和血胸清除术,术后继续在重症监护室治疗。
这种严重创伤病人,手术治疗只是整个治疗方案的一部分,术前术后处理均十分重要,每一个药物的使用都关乎患者病情转归。如果术后治疗方案不当,患者病情仍然可能加重,导致心肺功能衰竭。术后张健每天多次亲自带领抢救小组查房,检查各种引流管道和伤口情况,指导下级医生开医嘱,监督下级医生和护士,确保每一个药物都按照医嘱执行到位。同时,张健耐心地给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不断安抚患者情绪。
经过全体医务人员积极的精心的治疗,病人病情明显好转,考虑到患者后期康复问题,9月11日在医院协助下,病人转运回新加坡继续治疗。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张健和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充分取得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也赢得了他们的赞扬。患者回国后,很快就给医院和张健医生发来了感谢信。
不遗余力,援疆专家仁心大爱
张健在喀什援疆的职务是院长助理和医务部主任,医务部工作千头万绪,非常繁忙,要组织协调解决各种医疗问题,常常是5+2、白加黑的工作节奏。但即使行政工作再繁忙,只要病人有需要,张健都会挤出时间参与病人救治工作。在到达喀什的这半年时间里,张健还在胸外科开展了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胸腔镜下毁损肺叶切除术,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多汗、头多汗等开创性的手术,填补了喀什地区胸外科手术的空白。在工作中,张健始终坚持以教学引领为重,不满足于展示手术技巧和自己完成手术,在术中,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向本地医生传授手术细节和各种注意事项,给当地医生带去了手术新技术新理念。